Tuesday, January 25, 2011

有關閲讀的名言/格言

幾番琢磨方成器;十載耕耘自見功。

書法未能盡師古;文章重在能通今。

書有未觀皆可讀;事經已過不須提。

書從疑處翻成悟;文到窮時自成神。

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書到用時方恨少;船行江心補漏遲。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才如湖海文始偉;腹有詩書氣自華。

天下奇觀看盡,不如書卷好;世間滋味嘗來,無過菜根香。

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

士所尚在志,行遠登高,萬裡鵬程關學問;業必精於勤,博聞強識,三餘蛾術惜光陰。

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從良師學,幸登桃李之門。

書中乾坤大;筆下天地寬。

千古人書無不讀;則天下事大可為。

少年不經勤學苦; 老來方悔讀書遲。

未能一日寡過;恨不十年讀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文以知希為貴;學能時習乃專。

開卷有益;閉戶自精。

立品同白玉;讀書到青雲。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應惜少年時。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早讀書。

業精於勤,勤而能奮;行成於思,思則必明。

業成於思毀於惰;學精於勤荒於嬉。

至樂事無如為善;有福人方肯讀書。

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為。

成才不自在;自在難成才。

任事者必以實學;謹言人每有奇文。

燈火夜深書有味;墨花晨湛字生光。

求學將以致用;讀書貴在虛心。

閒居足以養志;至樂莫如讀書。

青春有志須勤學;白髮無情要著書。

學問多自虛心得;風物長宜放眼量。

學問無窮,曾三顏四;光陰有限,禹寸陶分。

學海無涯勤是岸;雲程有路志為梯。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心似平原走馬,易放準收。

學知不足;業精於勤。

學貴有恆,切莫半途而廢;才須積累, 休忘一簣之功。

學無先後,白髮同青絲共勉; 志有因果,春華與秋實相輝。

聞雞晨起舞;藉螢夜讀書。

遠必自邇,高必自卑,為學在進行,不為中道所阻; 德成而上,藝成而下,讀書皆有用,要憑全力以求。

修業勤為貴;行文意必高。

能勤德業惟良友;有益身心在讀書。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頭方悔讀書遲。

深思立身道;快讀有用書。

敢為天下大難事;願讀人間未見書。

勤能補拙;學可醫愚。

勤浴無病勤欲病;學道無憂學盜憂。

勤能得業為良友;有益身心在好書。

讀書需用意,一字值千金。

有田不耕倉廩虛,有書不讀子孫愚。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世上萬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讀書高。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少壯不經勤學苦,老來主悔讀書遲。

Sunday, January 16, 2011

歲寒 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出自《論語‧子罕》,意思是到了天氣寒冷的時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後凋零的。兩億多年前,嚴寒使大部份植物滅絕,但卻產生了耐寒的松柏;兩千多年前,戰亂使周王朝衰微,孔子發出了「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的感歎。

古人稱松、竹、梅為「歲寒三友」,讚美它們經冬不凋的品質,也藉此比喻在艱難困苦中不屈不撓、堅持真理、守衛正義人們的高尚品德。

司馬遷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史學家,他因直言進諫而遭宮刑,卻因此更加發憤著書,創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學巨著《史記》,為中國人民,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

天漢二年(西元前99年),正當司馬遷全身心的撰寫《史記》之時,卻遇上了飛來橫禍,這就是李陵事件。當時,武帝派自己寵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師將軍李廣利領兵討伐匈奴,另派李廣的孫子、別將李陵隨從李廣利押運輜重。李陵帶領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軍深入浚稽山,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李陵。經過八晝夜的戰鬥,李陵斬殺了一萬多匈奴,但由於他得不到主力部隊的後援,結果彈盡糧絕,不幸被俘。司馬遷因向漢武帝分析李陵兵敗的客觀原因而激怒了漢武帝。漢武帝認為他是在為李陵辯護,諷刺勞師遠征、戰敗而歸的李廣利,於是下令將司馬遷打入大牢。

司馬遷被關進監獄以後,案子落到了當時名聲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嚴刑審訊司馬遷,司馬遷忍受了各種肉體和精神上的殘酷折磨。面對酷吏,司馬遷忍辱負重,始終不屈服。從元封三年(西元前108年)為太史令後開始閱讀、整理史料,準備寫作,到太始四年(西元前93年)基本完成全部寫作計劃,共經過十六年。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艱苦的勞動,並忍受了肉體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個生命寫成的一部永遠閃耀著光輝的偉大著作《史記》。司馬遷不屈不撓,在逆境中仍然堅守著心中的信念,這種精神讓人不得不敬佩。

要留清白在人間

(明)于謙〈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閒”。“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加“若等閒”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徵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閒。第三句“粉身碎骨渾不怕”。“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渾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至於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于謙.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謙議立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治。但英宗復辟後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

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 (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 (宋)張孝祥《論治體劄子》

樹立志向在於堅持,不在於鋒芒畢露,成功在於長久不在於迅速。

寧為玉碎 不為瓦全

公元550年,北朝的東魏大將軍高洋逼迫東魏孝靜帝退位,建立了北齊王朝。次年又毒死了孝靜帝和他的三個兒子。有一年出現了日食,高洋擔心自己的皇位不保,問一個親信:「王莽奪了劉家的天下,為什麼後來劉秀又能把天下奪回去?」那親信說:「陛下,這要怪王莽自己了:他沒有把劉氏家族斬盡殺絕。」高洋馬上又開了殺戒:把東魏姓元(原姓拓跋)的二十五家直系皇族700多人全部殺光,連嬰兒也無一倖免。

消息傳來,東魏的元姓都很害怕,他們趕緊聚集起來商量對策。有個名叫元景安的縣令說:眼下要保命的唯一辦法,是請求高洋准許他們脫離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堅決反對,他說:「怎麼能用拋棄本宗、投靠他姓的辦法來保命呢? 大丈夫寧可做玉器被打碎,不願做陶器得保全!我寧死也不改姓。」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比喻寧願為氣節犧牲。

出自《北齊書·元景安傳》

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 漁父

屈原既放,遊于江潭,行吟澤畔;顔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衆人皆醉,何不鋪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爲?”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甯赴湘流,葬身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譯文:

屈原被放逐之後,在江湖間遊蕩。他沿著水邊邊走邊唱,臉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看到屈原便問他說:“您不就是三閭大夫嗎?爲什么會落到這種地步?”

屈原說:“世上全都肮髒只有我乾淨,個個都醉了唯獨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漁父說:“通達事理的人對客觀時勢不拘泥執著,而能隨著世道變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髒齷齪,您爲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渾濁而推波助瀾?既然個個都沈醉不醒,您爲什么不也跟著吃那酒糟喝那酒汁?爲什么您偏要憂國憂民行爲超出一般與衆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場呢?”

屈原說:“我聽過這種說法:剛洗頭的人一定要彈去帽子上的塵土,剛洗澡的人一定要抖淨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讓潔白的身體去接觸污濁的外物?我寧願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魚鼈的肚子裏,哪里能讓玉一般的東西去蒙受世俗塵埃的沾染呢?”

漁父微微一笑,拍打著船板離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滄浪水清啊,可用來洗我的帽纓;滄浪水濁啊,可用來洗我的雙足。”便離開了,不再和屈原說話。

屈原是一個很有理想的政治家,他對於社會、對於人生,都有自己一種很美好的看法,而且爲實現自己美好的理想,一直在奮鬥。他的被流放,實際上是他奮鬥遇到了挫折、遇到了失敗。他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故國處在一個危機當中、個人的事業處在挫折當中這樣一個困厄的境地,在這樣的情況下寫下了《漁父》。所以《漁父》表現的是屈原自己內心的一種矛盾,和在矛盾面前,自己最終的一個抉擇。



我們可以把漁父理解爲真的屈原在澤畔碰到一個老人,可能還是一個打魚的人,和他有過一番類似的談話。但是,也可能只是屈原自己把自己內心的矛盾,用一種文學的手法表現出來了,也就所謂自設問答。這個漁父可能是個虛構的人,他內心裏有兩面,這兩面在他心裏形成了一種張力:一面就是社會既然如此,我何苦這麽執著呢?我也有能力來適應它。適應它,我的處境就會好起來,至少我不會處在危險的境界裏。這是一個聲音。可是另一個聲音也同時在響,說,我的社會理想、我的政治理想、還有我自己人格的追求,不能夠爲一時的這種名利,或者是外界的這種誘惑、壓力所動搖。我要堅持。那麽這兩種聲音,他把它化爲兩個形象,就有了漁父和屈原的這番對話。那麽這個作品,我們想這樣來理解,可能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實際上,《漁父》、《遠遊》、《卜居》,完全可以和《離騷》對照來讀。《離騷》也表現了屈原內心的這種矛盾,不過《漁父》是用另一種更靈活、更生動的方式,集中的體現了這樣一種矛盾的狀態。它通篇沒有最後一個結論。屈原沒有說服漁父,漁父也沒有說服屈原,最後漁父自己揚長而去。但是我們知道屈原,他在這篇作品裏,表現的是一種矛盾的心態,但是他最後用自己的行動作了一個結論——這就自沈于汨羅。當然自沈于汨羅這件事情,用我們今天的人來看,對於這種具體的行爲方式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自沈于汨羅所表現出來的,對於自己理想的這種珍愛、對於自己這種操守的堅持、對於自己整個人生價值取向的執著 ——這樣一種精神,我想我們今天仍然應該抱著一種十二分的崇敬。



當時的人——生活在封建時代的人——只要是作爲一個有良心的、有知識的、有頭腦的一個讀書人,或者說一個世人,或者哪怕是一個一般的人,都有這樣一種兩難的選擇。那麽對於我們今天的人,其實何嘗不是如此?面臨著一種選擇,最後自己作出一個和自己的人格有著一種提升意義的最後的決定,我想《漁父》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它塑造了一個文化範形。那麽這種文化範形的影響是長遠的。另外還有一點,這篇文章很短小,但是寫得很生動,特別是它這種自設問答。這種方式在詞賦的發展史上是一種濫觴之作。



它對後世的影響,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說,它這裏面是兩個人物:一個屈原很執著,一個漁父很曠達。可是到後來,對後代的文人發生了影響,這兩個形象往往是揉合到一起的。後來人們很多都願意來談漁父,實際談的那個漁父和屈原裏的漁父稍有不同:這個《漁父》篇裏的漁父,它是作爲屈原的一個對面,不是對立面。屈原是要堅持自己的操守,漁父說,不妨隨和一些,“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就是說我們可以隨環境,自己可以有一個新的選擇,我們適應它。我濯纓也罷、濯足也罷,反正我還是濯了。所以它既有自己的某一種原則和立場、或者行爲方式,但是又有一種變動。屈原是執著,他是一種超脫。某種程度上他有一種和光同塵,但是到了後來,很多文人都寫漁父詞,或者是塑造漁父的形象,往往是把這兩個結合到一起。面對著一種或者是不理想的,甚至是污濁的、醜惡的社會,那麽我要潔身自好。這是一面,這一面和屈原有相似的地方。另一面追求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這兩個結合到一起了。一方面有一種高潔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還要自由,要擺脫社會的一些名鈎利鎖,或者其他方面的束縛。比如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個“獨釣寒江雪”的畫面和裏面的這種意味,我們可以體會。它有一個品格高潔,然後是一種自信。再比如他的另一篇《漁翁》:“欸乃一聲山水綠”,這也是漁父撐著船遠遠的逝去了。可是逝去,它不是帶著一種和光同塵的說法逝去,而是帶著屈原這種理想逝去。它是一種結合。那麽這樣一種結合在文學史上、文化史上形成了一種傳統。我查了一下《四庫全書》,《四庫全書》裏點擊一下“漁父”這個詞,出現了2676條。這裏面當然不全和屈原的



  《漁父》有關係,有些和《莊子》的《漁父》有關,有些可能就和一般的漁父有關。但是我大致分析一下,至少不下於千條和屈原《漁父》有或直接或間接的聯繫。也就是說,它作爲一種文化範形,或者是這裏面衍生出來的這種漁父的形象,已經成了一種符號。這個符號就是堅持操守、追求自由這樣一種人生的代稱。甚至於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前幾年演的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一開始的主題曲“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爲什麽要說“漁樵”,這個道理都是一樣的,都是有隱逸的味道,而隱逸又和漁父這個意象是連在一起的。所以這個作品雖然很短小,但它卻成爲文學史上,甚至於某種程度上文化史上、思想史上的一個經典。



  在《楚辭》裏,《漁父》是很特殊的一篇。有兩個問題一直在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一個是《漁父》的作者,一個是《漁父》寫于什麽樣的背景,或者說具體的時間。關於作者,古人大多數都相信《漁父》是屈原自己寫的,而今人大多數都認爲它不是屈原寫的。但是,儘管不是屈原寫的,也是和屈原關係很密切的人,比如說他的學生寫的。也就是說,不管對於它的作者最後的認定是不是屈原,總之,和屈原是有關係的,和屈原的思想和經歷都很密切,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第二個問題就是說,他在什麽時候寫的,或者在哪個地方寫的。這大致也是兩種說法。一種就是在懷王的後期,屈原被流放到漢水流域的時候,在漢水下游的某個地方寫的;另一種說法就是到了頃襄王的時候,也就是說到了屈原的晚年,在汨羅江附近。“行吟澤畔”寫的是洞庭湖湖畔,在這個地方寫的。這個作爲學術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要找出真相,但對於我們理解這篇作品沒有太大影響,因爲它無論是前期還是後期寫的,有一個背景是相同的,就都是屈原被流放,政治上被迫害,個人人生遇到了一種困頓,處在困惡之境下寫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