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5, 2011

大同

禮運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用白話解釋是說:「大道通行全世界,全世界之人皆以道心相待。選出真正賢能之人為民服務,大家非常信實和睦,道心不退,精進不懈,所以人們不單只親愛自己之親人;不只愛護自己之子女,同時也愛護他人之子女。使老年人退休後,能安享清福,而不辛勞終生;壯年人各有所用,而不遊手好閒;幼年人有所教養,而不放蕩成性。並且老而無妻者、老而無夫者、老而無子者、殘廢疾病者都能得到最妥當、最關切之照顧。男子有適當的工作,女子有很好的歸宿。物質生活非常豐足,任人享用,但不恣意浪費,且也不佔為己有,不坐享其成。雖然各盡其職各盡其力,然卻不自私為己。所以一切私心小智,陰謀詭詐永不發生。一切搶盜偷竊,亂賊暴徒永遠絕跡。因此外出或夜晚,門戶不必關閉也安然無事,這便是大同世界,人間淨土」。

Friday, June 3, 2011

《羅舊驛》

《羅舊驛》——王陽明
客行日日萬鋒頭,山水南來亦勝遊,
布穀鳥蹄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
蠻煙喜過青揚瘴,鄉思愁經芳杜州,
身在夜郎家萬里,五云天北是神州!

Thursday, May 26, 2011

道德經

老子《道德經》這本書名氣很大,但能讀懂它的人不多,因為這本書所要闡述的道理,跟我們一般人的思維模式大相逕庭,也就是不符合我們人類所謂的邏輯,大大違反我們所說的「常理」,所以讀起來讓人百思不解。

譬如老子《道德經》說: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固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如果我們把上述這段話翻成白話文,意思是說:
「虧缺的,反而會得到保全;曲枉的,反而會得到正直;低窪的,反倒能夠充盈;朽舊的,反而能得新生;少取的,反而多得;貪多的,反而會自我迷惑。所以聖賢之人,必是與道合一,做為天下人的典範。

不以自己的見解為見解,所以能看得分明;不以自己的是非為是非,所以是非反而能彰顯;不以自己的功勞為功勞,反而能得到功勞;不驕傲自大,反而會得到別人的敬重,尊你為長。正因為你不競不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跟你競爭。古人所說的:『虧缺的,反而會得到保全』,這句話哪裡有半點虛言?這句話確實能夠與『道』合一,不以曲枉為曲枉的,天下便全歸屬他了。」

許多人看不懂《道德經》的原文,會怪罪《道德經》中的文字詰屈聱牙,是古人文言文的死文字,現在人看不懂。現在我們已經把古人死文字的文言文,翻成現代人能懂的白話文了,可是又有多少人能了解老子所要表達的微言大義?可見我們看不懂老子《道德經》不純然是文字的問題,同時也是觀念的問題,思維的問題與悟性的問題。

現代人被人類原創且獨有的「邏輯」束縛太久了,跳不出慣性的邏輯思維模式,只要違反人類所認定的「邏輯」的,就會認為荒誕不經,認為難以思議而嗤之以鼻。

人類的邏輯思維具有很高的排他性,人類先把天地萬物畫分為二元或多元對立,然後建立起「非此即彼」或「此是彼非」的推論方式。而老子把兩個相對立的名詞,視為一體;把兩個相互矛盾的概念,統一在一塊。明明是山頂,他偏偏說山頂就是山谷;明明是少的,他偏偏說少就是多;明明是大的,他偏偏說大就是小;明明是有的,他偏偏說有就是無,這種違背人類邏輯推理方式的說法,當然會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大呼荒謬絕倫了。

有這麼一個故事:一位學生問老師:「老師,你所掌握的知識比別人超出許多倍,可是為什麼你老是對自己的解答產生懷疑,老是說你還是愚昧無知?」

老師聽了後,順手拿起手杖在沙地上畫了個大圓圈,然後又畫了個小圓圈,說:「大圓圈的面積代表我掌握的知識,小圓圈代表你掌握的知識。這兩個圓圈以外的地方,就是你我無知的部分。因為我的圓圈大,接觸無知的部分也大;你的圓圈小,接觸無知的部分也小,這就是我常常懷疑自己,常常認為自己愚昧無知的原因。」

要了解問題的真相,必須看整體,不能只看片段,知與無知本來就是一個整體,本來就是一體的兩面,宇宙真相無所謂知與不知,不管你知也好,不知也罷,宇宙真相還是宇宙真相,只是人類往往犯了偏執的毛病,常常以自己所認為的知為知,以自己的是為是,於是彼此之間就出現許許多多不同的宇宙真相,人類也就在相互偏執中,相互撻伐,自我迷惑了。

所以老子說:「不自見,故明;不自是,固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些話的微言大義,不就是為了道破人類因所患的偏執毛病而帶給人類社會的無窮禍患嗎?

其實人類邏輯上的所謂二元對立,本來就是一體的兩面。知有多大,無知就有多大;富有多大,貧就有多大;巧有多大,拙就有多大,因此「大知若愚,大巧若拙」的處世哲學,成了老子所要教導大家的葵花寶典。古人所謂的「吃虧就是占便宜」的明訓;鄭板橋所說的「難得糊塗」的箴言;《易經》中的「謙受益,滿招損」的名句,不都是在詮釋這個道理嗎?
今天我們社會之所以紊亂,就是大家「以自見為明;以自是為彰;以自伐為功,以自矜為長。」處處充滿「爭」的作為與言詞,大家只知道「爭」的好處,卻不知道「不爭」的妙用。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如流水,共看明月應如此。」青山為證,明月為鑑,古人今人來來去去,有如流水,紅塵滾滾,是是非非,蝸角虛名,利祿雲煙,誰智誰愚?誰弱誰強?誰能了解老子《道德經》中的深邃哲學奧義?

Thursday, May 19, 2011

于謙

絹帕蘑菇及線香,
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
免得閭閻話短長。

Wednesday, April 20, 2011

洛基 - 勇者無懼

跟你說一件你已經知道的事,人生未必都是美好的。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you already know. The world ain’t all sunshine and rainbows.

世間險惡又無情,它不管你有多堅強。
It’s a very mean and nasty place , and I don’t care how tough you are…

你一鬆懈,就會被逼的屈膝臣服。
It will beat you to your knees and keep you there if you let it.

誰打你,都不會比人生的打擊更痛。
You, me or nobody is gonna hit as hard as life.



但重點不是你出手多重。
But it ain’t about how hard you hit.



而是你能耐受多少,繼續向前邁進。
It’s about how hard you can get hit…and keep moving forward.


你承受多少,還能向前邁進那就是贏的真諦!

How much you can take and keep moving forward.That’s how winning is done!



假如你知道自己的價值,那就去實現自己的價值

If you know what you’re worth , go and get what you’re worth.



但你要願意承受打擊,不要用手指著別人
But you gotta be willing to take the hits, and not pointing fingers…

說你失敗是因為他或她或是任何人。
saying you ain’t where you wanna be because of him or her or anybody!



懦夫才這樣 而不是你!你不該這樣!

Cowards do that, and that ain’t you ! You’re better than that!

Friday, March 4, 2011

狂者與狷者

孔子說:「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論語‧子路篇》,楊伯峻的譯文:「得不到言行合乎中庸的人和他相交,那一定要交到激進的人和狷介的人罷!激進者一意向前,狷介者也不肯做壞事。」)「中庸」是孔子的言行最高標準,但認為:假如不能結識得合乎「中庸」的朋友,那麼,退求其次,與狂者(激進者)和狷者(不肯做壞事的人)交往,也是不錯的。雖然,他把「狂」與「狷」放在「中庸」之下,但也予以肯定。

孟子又再把狂者與狷者,分以高低:「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潔之士而與之,是獧(同「狷」)也,是又其次也。」(《孟子‧盡心章句下》,楊伯峻的譯文:「這種狂放之人如果又不可以得到,便想和不屑於做壞事的人交友,這便是狷介之士,這又是次一等的。」)

孔子只說狂者是激進者,沒有甚麼貶意;孟子卻形容其為「嘐嘐然」、「言不顧行,行不顧言」(意思是:志大而言誇,言語不能與行為相照應,行為也不能與言語相照應),顯然是帶有貶義的。孟子的演繹,似乎過分了一點,不盡合孔子的意思。「亦狂亦俠亦溫文」,龔自珍應不會用這帶有貶義的「狂」字,去讚譽他的朋友的。所以,該從孔子所說。

表面上看來,狂者和狷者,是兩種典型的不同性格旨趣的人。我卻覺得:有時,「狂」與「狷」只是一個人的兩面,在不同的情況環境下,從不同角度去看,被人認識的不同的表現。有所不為,然後能有所為。狂者︱︱激烈的進取者,當然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要進取的事物和方向上,那麼,便對此外的不能不放棄而不為,所不為的不僅是壞事。狷者︱︱不肯做壞事者,當然不只是不肯做壞事,對許許多多無意思無聊的世俗之事也不屑,那麼,空下來的精力和時間,去做些甚麼呢?不會白吃飯去等死的,總有所為,只不過並不轟轟烈烈、明刀明槍,不易為人所見,而還是有意義的事。

由此,我想到孟子說的另一句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章句上》)「窮」不是窮困,而是不稱意的逆境;「獨善其身」,不是自私自利只顧自己,而是加強自我修養、做能力所及和環境所許的事。「達」不是飛黃騰達,而是得以施展個人才能的順利環境,「兼濟天下」,不是打下江山,而是盡量多做有益人群社會的事。「達」,做一個狂者;「窮」則做一個狷者。

知音

「人之相知,貴相知心」。這「知」是了解,雖層次和角度各各不同,但總是真正的友誼不可或缺的基礎。管仲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鮑叔牙了解他:家貧而非貪財;有老母在堂而非怯懦;各為其主而非一心與公子小白為敵;有智慧和才幹。伯牙和鍾子期也是春秋時候的人,他們的相知,又是另一個層次和角度。「知音」的典故,出自他們的互相了解和友誼。

伯牙從師連成學琴,三年,成績不大。連成帶他到東海蓬萊山,受大自然陶冶,琴藝突飛猛進,創作出《高山》、《流水》等著名琴曲。雖然琴藝愈來愈精湛,可惜曲高和寡,能理解他的琴曲和欣賞他的琴藝的人,卻愈來愈少。

那時候,有一個叫鍾子期的人,最能理解和欣賞他。當伯牙彈奏《高山》,表達對崇山峻嶺的嚮往時,鍾立即心領神會,讚嘆說:「真是好極了!聽,我彷彿看見了巍峨的泰山!」伯牙彈奏《流水》,表達對滔滔流水的嚮往時,鍾立即了解其含意,讚嘆說:「真是好極了!聽,我彷彿看見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一次,兩人一同遊泰山。忽然陰雲密佈,暴雨驟至。他們匆匆地走到一塊大岩石下躲避,遊興盡失。因為這意外,伯牙心有點悲哀,拿出琴來彈奏。開始時,他先以琴聲來描寫連綿的大雨;接,他又以音韻來刻劃高山的崩塌。每彈奏完一曲,鍾都對他說出樂曲的主旨,侃侃而談,盡道他的心意。一彈一評,兩人的精神和感情完全融會在一起。大雨停了,伯牙收起了琴,說:「子期,你欣賞音樂的能力真高呀!你能完全而深入地了解我的琴曲。你說的,正與我心要表達的一模一樣。在你面前彈琴,我無法掩藏自己的心聲。你是我的『知音』!」

後來,鍾先伯牙而死。伯牙聞訊,非常悲傷,認為以後天下再沒有最能理解和欣賞他的琴曲的人了,自己也就再不必彈琴了。於是,扯斷了琴弦,摔毀了琴,一直至死,再沒有彈過琴。

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是一種了解和友誼;伯牙和鍾子期之間,又是另一種。你覺得哪一種更為可貴而值得欽羨呢?為甚麼,小朋友們可來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