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 2010

嗟來之食

【原文】

齊大饑,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1)之。有餓者蒙袂(2)輯屨(3),貿貿然(4)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5)!來食 ! 」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6)而謝(7)焉。終不食而死。曾子(8)聞之曰:「微(9)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禮記·檀弓下》)

【批注】

(1)食:音四,拿食物給人吃。
(2)蒙袂:用袖子遮臉,即不願見人。袂,音妹,衣袖。
(3)輯屨:拖著鞋子。屨,音巨,鞋子。
(4)貿貿然:眼睛看不清楚而冒失前行的樣子。
(5)嗟:音接,有輕蔑意味的招呼聲。
(6)從:跟隨。
(7)謝:表示歉意。
(8)曾子:即曾參,春秋時代魯國人,孔子弟子。稟性至孝,相傳《大學》為其所述;又作《孝經》。後人尊稱為「宗聖」。
(9)微:不必、不應當。

【故事闡述】

春秋時代,齊國爆發大饑荒。黔敖在路邊準備了食物,供應飢餓的路人來吃。有一個飢餓的人用衣袖遮著臉,拖著疲累的腳步,跌跌撞撞地走來。黔敖左手端著食物,右手拿著湯飲,說道:「喂!來吃吧!」那個人揚眉抬眼看著黔敖說:「我就是不願意吃這種無禮的施捨,才會餓到如此地步!」黔敖立即追上前向他道歉,但他仍然堅持不吃,後來終於餓死了。曾子聽了這件事後說:「應該不必這樣吧!黔敖無禮招呼時,當然可以不吃離去,但如果他道歉了,就可以吃了。」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濃縮為「嗟來之食」這句成語,原比喻帶有輕蔑態度的招呼別人來吃食物,後多指侮辱性的施捨。

故事裡的窮漢子,人窮志不窮,有骨氣,不吃「嗟來之食」,令人欽佩,值得讚揚。但正如曾子所說,既然對方已道歉,就不應介懷對方之前的語氣;而且對方贈食物讓人活命,始終是善舉,何必偏執堅持,最終白白失去性命,實在不值得。
救濟貧苦、幫助別人,本來就應該真心誠意,卻也不代表可以趾高氣揚,令人難堪。能夠有能力去幫人,是一種福氣。有恩於人,如果經常掛在口邊,以恩人自居,就失去助人的意義,態度惡劣,就更惹人討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